学习股票入门的书有哪些推荐?股票操作受信息、技术 、经验、心理的影响,其他的不多说了 ,推荐一本投资心理的书——《华尔街幽灵》 。
股票书籍推荐名单:
一、初识证券市场: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辅导丛书: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对中国证券行业的最基本简介,不准备参加考试的人略读就可以了。
《炒股的智慧》——不要被这个庸俗的书名所蒙蔽,它真的是智慧的结晶。关键是书很薄 ,只有一百多页,并且是中国人写的,语言非常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几乎可以当成随笔或少年科普文章来读,对初学者来说,可以在舒服的阅读体验中学到很多有重大意义的投资理念和交易规则 。
《股票作手回忆录》——这是一本传记体的小说 ,并且不是自传,是小说的主角杰西·利弗莫尔请人代写的,其实我对这本回忆录在细节上的真实性是有所怀疑的。不过,就是这么一本小说 ,却成了世界上所有投机者的圣经,而杰西·利弗莫尔也成了投机者心目中不二的神。这本书从专业的角度非常细致地记录了杰西·利弗莫尔操作时的心态和手法,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 。对小投资者来说,杰西·利弗莫尔后期的很多操作方法是不可以复制的,然而 ,他的投资理念却是值得反复揣摩的真理。
《十年一梦》——也是本回忆录,中国人写的,读起来很是轻松自在 ,跟看网贴差不多。记录了一个期货投资者从菜鸟到专业投资者的成长过程,书略厚,但一两天可以看完 ,读完后对专业投资者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书中有很多理念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对我来说,大约有十来条吧,两天看完的一本书上体会到十来条自己认同的理念,已经是非常大的收获了)。
《金融心理学》——这本书不太受人重视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它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书,同时又深入浅出,读起来非常畅快 ,对初学者来说也不算天书。它最大的特点在于挖掘出了隐匿在交易行为背后的驱动因素——人的欲望和恐惧以及欲望和恐惧是怎样影响人们的交易行为的 。同时,它还有助于理解潜藏在技术分析背后的心理因素,有利于在技术分析上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二 、技术分析
《道氏理论》——我认为所有的传统技术分析方法都是道氏理论的衍生 ,是基于趋势(峰与谷的推移)延续或改变的判断。严格的道氏理论比较迟钝,但它非常稳妥 。
《股票趋势技术分析》——技术分析之父约翰·迈吉写的那本,现在已经出到了第九版 ,非常厚,并且只讲传统技术分析,不涉及指标分析 ,所以它真的是把传统技术分析讲透了。书写得很传神,对技术分析不仅是讲到了机械的使用方法,更讲到了方法后面可以变通使用的理念。我读的时候常常拍案叫绝(真的是高兴得拍桌子或兴奋得站起来在屋子里走动),因为只有在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画线时我才觉得自己真正的学会了某种分析方法 。
《技术分析》——马丁·普林格写的那本。最有意义的是一个理念:一个技术信号很可能会误导 ,一篮子信号才是决策的依据。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大概是最受好评的技术分析类书籍吧,全面又精练,编排得非常好的教材 。另有同一作者的《金融市场技术分析》 ,内容大致相同,比较新,有K线理论。
《技术分析A—Z》——字典式的书 ,好处是有每个指标的计算方法,自己也可以用EXCEL的图表功能来演练一下,对理解技术指标大有裨益。
《动能指标》——马丁·普林格是动能指标方面的专家 ,而分析动能指标又是最基本的预测性技术分析方法,这本书非常详细地描述了动能指标 。绝版了,可以在淘宝上买复印版的。
《日本蜡烛图技术》——蜡烛图就是K线 ,古代日本米商发明的,日本人叫做“罫线”,K线是直接音译过来的,它是中国人最喜欢的技术分析方法(因为看上去最简单易用 ,什么十字星啊,黄昏之星啊,三乌鸦啊 ,乌云压顶啊.......,似乎比塔罗牌占卜还简单)。西方人似乎不大喜欢用,他们用的是树枝一样的线 ,本质与K线是一样的,不过没K线直观。史蒂夫·尼森是美国人,他非常喜欢K线 ,并以研究K线成名,但他说不能依赖K线,只是把K线作为技术分析武器组的重要补充 。书写得非常亲切友好 ,初学K线这一本就够用了。
三、基本面分析
我不大偏爱基本面分析,也不擅长,这是不对的,可是我也没来得及弥补这一短板。
《财务报表就像一本故事书》——就当读一本不太有趣的小说吧 ,让自己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股市真规则》——这本我没读完,评分非常高,我也推荐一下吧。
《证券分析》——重磅经典 ,非常老,非常难读,我也没读完(因为对基本面分析无激情 ,没法耐着性子看下去)。它被誉为基本面分析的圣经,如果想走基本面分析的道路,还是硬着头皮把它看完吧 。
四、系统交易思想和交易系统
《海龟交易法则》——海龟交易系统简单到爆啊 ,可是按书中说的,这个系统真是一个成功的系统。你不必照搬这个系统,但是你应该有自己的系统(可以不是机械的 ,但它一定是由规则组成的)。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明白:一旦你选择了某个系统,你必须信任你的系统,那怕它让你连续亏损了三次你也不能违背它的指令,如果它确有不妥 ,你可以有计划地修改它,但不要在修改它之前违背它 。(认真制定和完善规则,制定了规则之后就严格服从它 ,在新规则取代旧规则之前,服从旧规则) 附:我对《海龟交易法则》的极简笔记:1 、疑系统不用,用系统不疑;2、优势(胜算);3、宏观 、长远的视角 ,不局限于单笔交易的盈亏;4、基于市场波动性的资金管理和止损幅;5、遵守纪律,雷打不动;6、系统测试;7 、大奥至简;8、组合,分散 ,稳健。
《系统交易方法》——作者是波涛,中国人,书写得很不亲切 ,很刻板,但是很有营养又很简明扼要,手把手地教人构建一个交易系统。 附极简笔记:1、交易系统的作用有:A 、把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期地固定下来;B、克服不利心理因素(比如冲动、一厢情愿)对交易的干扰;C 、提高决策速度,扩大交易范围;D、把止损点设置、入场及资金管理整合起来 ,从而增强盈利能力;E 、经过严格测试的交易系统可以给人一个平和的心态,也可给人更多的闲暇;F、暂时未归纳 。 2、交易系统就是一套规则。 3 、交易系统可以彻底函数化,也可以作为一种参谋系统。 4、交易系统的测试宁严格勿姑息 ,要考虑交易成本、实际成交价格及实际成交的可能性。 5、交易系统的测试必须通过计算机 。 6 、外延式测试,实战测试等测试方法。 7、优化,但不能过度拟合 ,要适当保持交易系统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广谱性。 8、交易系统的维护,不是一成不变,也不能朝令夕改 。 建立一个以至几个自己的交易系统 ,建立一个可以持续有效盈利的交易系统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工作,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通向财务自由之路》 ——偏重于构建交易系统的理论,几乎没讲到具体的方法 ,但是我认为理论更重要,理论是活的,方法是死的,真正地理解了理论 ,才可以构建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交易系统。
附笔记:1 、好的系统(期望收益为正、机会多);2、自己的系统(得心应手,放心使用);3 、入市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退出和头寸规模确定;4、关键不在于正确率(书中说的可靠性);5、收益风险比(R乘数)很重要 ,应该着力改善平均R乘数;6 、提高R乘数的一个办法是紧密的保护性止损,从而截短风险(亏损);7、提高R乘数的另一个办法是设置合理的渐近性止损(跟踪停价),从而让利润滚动;8、初始R非常重要 ,它决定了R乘数,并可用于决定头寸规模确定;9 、资金规模关系到头寸规模的确定,从而关系到风险敞口;10、理解自己的系统所依赖的理念 ,知道自己靠什么赚钱;11、不论利用什么样的移动,每个人都有钱赚,除非没有可靠的系统;12、要有交易计划 ,要循规蹈矩,只要遵守纪律,亏损也是为盈利而进行的投石问路;13 、由自己负全责,没有任何借口 ,比如说什么帐号被盗、网络中断;14、多元化的系统,多元化的方法,十八般兵器 ,远踢近打贴身摔;15 、应急预案,为极端情形作好准备,因为一生只会出现一次的极端情形能让你一次丧失一生的利润;16、滤网;17、利用广泛的数据源而非同源数据的衍生物;18 、再强调一次 ,入市很重要,而退出(止损、风险控制)和确定头寸规模的重要性在入市之上;19、再强调一次,正确率没有平均R乘数重要;20 、最重要的是 ,你得知道一连串的亏损会让你本完利干,万劫不复,在设计系统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 附:如果入市真像作者说的那样不重要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舍本逐末?
五、综合类
《以交易为生》——我想,几乎所有的交易者都希望靠交易大发其财,但是,即使是靠交易养活自己也是一件很难的事。以交易为生 ,真的不是看一两本书就足够了的,也不是在股市里瞎折腾几年就可以的,至于只想通过听股评、看博客就指导交易的人 ,我就没话说了。这本书比较全面,涉及了从投资心态到技术分析到交易系统的各个方面,但讲得都很不详细 ,更适合有基础的人看 。
附极简笔记:1 、重视价差、佣金(及印花税);2、没有大师,也没有屠龙刀;3、赌徒自毁(风险管理)4 、资金管理,止损位 ,宁失小利,不冒大险;5、技术指标的分类(趋势、振荡)及其利用的环境;6 、背离的强大能量;7、成交量及价量配合,以及由此产生的技术指标;8、三重滤网;9 、“致富 ,慢慢来”;10、自我评估与分析。
《孙子兵法》——孙子讲的不仅是军事,同时也讲到了哲学。比如胜而求战,比如知己知彼,比如风林火山……这些都是在交易与军事中共通的理念 。我很喜欢把多空双方的分歧和交易行为看作是两军之间的对垒与交战;支撑和压力都是防线 ,重要的支撑就是要塞;价格的上升就是进攻,有时要一鼓作气穷追猛打,有时又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用打仗来思考价格的波动会非常直观 ,也会非常有意思。
《论语》——“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这些都是交易中必须遵循的真理,几千个字的小册子,《论语》的含金量大概比其它所有证券类书籍都高吧。